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人 > 人物精读 > 聚城商业访谈:地图的丁丁模式

聚城商业访谈:地图的丁丁模式

来源:   2009-03-24 10:52
一、网站定位

观点摘要:“ddmap的目标不是本地搜索,不是地图网站,也不是简单生活搜索,我们想做成的是一个total life solution平台,精确解决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日常细节生活信息所需。”

“若非要说些核心竞争力,有经验的队伍、坚定的方向、地图引擎+精细生活信息组合,可理解为是竞争力。 ”

“把需求与供给对接有两种方法:

1、挂一块黑板到墙上,列出需求与供给,大家各自匹配。

2、解读每个个体的生活需求特点,为之匹配最合适他需求的商品、服务和商家。需要进行每天巨量的数据挖掘分析,提升个体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效率,提升商家的客户匹配度为之带来更多收入 ”

方清彬:欢迎来到聚城商业访谈,今天的嘉宾是丁丁网的CEO徐龙江先生,欢迎徐先生,先请徐先生介绍一下丁丁网的发展历程

徐龙江:2005年成立5月份上线,在位置信息服务领域取得了一些经验、口碑与成绩,但还属于“刚上路”的阶段

方清彬:丁丁网是个生活搜索网站,事实上生活搜索的概念是08年才兴起的,丁丁网从05年开始通过地图和搜索提供生活服务,在这一行业可谓先行者,为什么当时选择了这个领域创业?经过三四年,当前的竞争环境、市场空间有了哪些变化?

徐龙江:因为我是1997年进入webgis领域的,到05年其实我已经做了8年了,在之前的公司积累了许多失败的教训和工作经验。也得益于我一直做销售常接触市场需求,因此多少有些嗅觉,认为未来人们用互联网这个高效率的信息获取工具服务于日常生活是一个发展趋势。当前来看竞争环境还不算残酷,这个市场才开始,且很大,应该多几家公司一起努力培育用户使用习惯一起加热市场,这个领域还远没到你死我活的阶段。市场空间则明显比05年是要大很多了,05和06年07年我们都还没建立销售队伍,因为需求和习惯没有累积到一定程度。现在则显现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了,未来还会更大。

方清彬:目前丁丁网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对于这些竞争对手的您的优劣势在哪里?

徐龙江:说到竞争对手,这还真不太好定义。我发现这个领域做地图的很多,做搜索也也很多,做信息门户的更多了。但说到location based local life服务平台,我还没看到有特别象丁丁网的。

与其他网站相比,ddmap的目标不是本地搜索,不是地图网站,也不是简单生活搜索,我们想做成的是一个total life solution平台,精确解决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日常细节生活信息所需。

若非要说些核心竞争力,有经验的队伍、坚定的方向、地图引擎+精细生活信息组合,可理解为是竞争力。

领域内有许多意图解决人们城市生活需求的网站,但都比较突出某一亮点,比如信息量?比如搜索技术?比如地图技术?但只有这三方面都own在自己手里并揉捏的默契,才能发挥出整体力量,否则将可能出现信息不全不准、地图定位不准等本地人群无法接受的问题。既然是本地生活网站,人们不能满足信息的错误或偏差,在现实世界里被误导的感受是令人愤怒的不可接受的。

方清彬:您是如何定义total life solution 的?它包涵了哪些方面?

徐龙江:生活在城市,每个个体都有数十类生活需求,除了比较突出的象吃饭、玩等需求外还要比如洗车?洗衣?滑冰?读书?聚会?…等等各种需求,而在现实世界里充满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商家,如何满足或最高效率的匹配需求与供给?这是丁丁网想解决的问题
方清彬:我能否概括为消费需求与商家供给的对接?丁丁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徐龙江:比如说到吃饭,不自觉大家会想起点评网,但说到交水电费呢?说到哪里有蒸汽洗车呢?恐怕不容易想起什么网站。

把需求与供给对接有两种方法:

1)挂一块黑板到墙上,列出需求与供给,大家各自匹配

2)解读每个个体的生活需求特点,为之匹配最合适他需求的商品、服务和商家。

我们在实践这两种方法,尤其是第二种。需要进行每天巨量的数据挖掘分析,提升个体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效率,提升商家的客户匹配度为之带来更多收入

方清彬:针对第二种解决方案,徐总能否举个现实中的例子?

徐龙江:比如某丁丁用户常常在周六查询从华山新村到某地,我们得分析出他大概就住在华山新村,我们发现他坐车去的目的地不是唱歌的就是酒吧,那么就知道他喜欢这些消费。我们就把用户群归类,并在他查询对应路线或poi信息时提供给他附近的此类信息,商家感到满意,并为此付费。这些统计数据每日我们都进行分析归类和更新

二、用户会员

观点摘要:“对于每个用户我们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一个月以上的用户就可以比较精确的分析出结论了。”“最终用户查完信息是为了去现实世界,因此丁丁精准的地图引擎起到了很关键的支持作用。主要还是精准信息+精准定位,这是大家比较认可并以此传播的 ”

方清彬:能否介绍一下丁丁目前的日访问量,注册用户量?对于每个用户你们是否都会做类似的分析?

徐龙江:以上海为例,上海有接近2000万人群,商家超过30万,他们每天为找到商家或客户发愁,常常是错误的匹配,我们正是意图解决这个错位。

上海每月增长10%,上海的用户和PV基数已经太大了,基本上涵盖了每个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其他城市的增长率每月50%左右。

对于每个用户我们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一个月以上的用户就可以比较精确的分析出结论了。

方清彬:用户大概使用丁丁多少次之后,丁丁网能否分析出用户的一些个性化的习惯? 新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或者说,新用户到成为丁丁网能够定义其特征的用户时,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大?

徐龙江:丁丁网提供的服务其实是城市人群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从统计数据上看几乎每个使用过一次丁丁的人都会再来,持续的使用,这就是一个生活工具。只是有的人每天都用,有的2周才用一次,按我的理解,这些人都是忠诚的活跃用户,除非有一个同类网站同样能精确的解决居民生活信息的准确和位置准确需求,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与丁丁网完全一致的网站。

方清彬:丁丁网推广上有两个很有效的方式:MSN机器人推广、免费手机交通信息发送,徐总能否介绍一下这两个推广所获得的成绩?丁丁网发展过程中还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推广?哪种方式最有效?

徐龙江:MSN机器人方式是我们发展初期使用的,到现在已经有55万左右的加入丁丁机器人的用户,不过逐渐的他们也开始直接上丁丁网网站了。手机免费发送交通信息不是推广方式,只是我们为用户提供的贴心服务形式而已。丁丁网的发展极少使用付费宣传方式,既然是解决人们生活实际需求,那主要还是看产品使用感受和信息质量,口碑传播是最好的了。我们也与地铁报长期合作,作为一个发布新产品的窗口。

方清彬:根据您的了解,丁丁的用户,向周围朋友介绍丁丁网时,会怎么描述丁丁网? 或者,作为口碑传播的一部分,丁丁向用户提供了哪些传播点?
徐龙江:如果是在06年07年,大家会首先说:出门啊,上丁丁啊,但是在今天,人们会意识到找城市生活信息上丁丁网,因为这个网站除了丰富的信息外还联起了虚拟与现实,因为最终用户查完信息是为了去现实世界,因此丁丁精准的地图引擎起到了很关键的支持作用。主要还是精准信息+精准定位,这是大家比较认可并以此传播的

三、商业模式

观点摘要:"从08年到现在大约已有7200个客户进入丁丁网付费"“费客户最基本的权益是:将拥有自己的管理帐号,随时上载产品信息、服务信息、促销信息、分店信息等等,最及时的传递企业信息。”“08年主要是为了验证商业模式,还没有到追求销售额的时候。会员、关键词、地图标志、连锁、广告、精推广 。产品形态有6种,有按天、周、月、年收费的,也有按效果收费的,也有会员费的,根据不同产品形态采取不同收费政策。效果正在显现,续约率将考验效果。”

方清彬:丁丁网如何保持网站数据更新的及时与准确呢?特别是商家信息。

徐龙江:这确实是个大工程,以现在的网络技术及众多的合作伙伴数据,要获取海量生活信息是件容易的事,但主要难在对信息的筛选甄别,这套技术和处理流程我们定义的比较好
商家的信息分两类:

1)付费商家

2)非付费商家

前者自行更新维护,后者需要我们的甄别和上载及维护,当然,最后需要一套位置引擎来解决被筛选下来的信息如何落到精确地图位置上,丁丁因为自主拥有高效率的位置引擎,使得这件事变得容易些,我们的理念是“不能让一颗老鼠屎不小心进入一个大米缸”,一旦进入,把它揪出来的唯一方法是直到有人投诉,网友在这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每天我们获取的用户反馈很多,我们给予积分与奖励,丁丁网没有数据外调人员,只能靠大家的力量以及比较科学的信息筛选和定位流程来处理维护问题

方清彬:目前丁丁网的付费商家有多少家?主要付费的服务是哪些?用户的积分有哪些用途?徐先生如何评价积分对于用户的反馈的积极性?

徐龙江:我们只开放了上海市场进行收费服务试点,从08年到现在大约已有7200个客户进入丁丁网付费,请留意丁丁网主页上生活搜索区显示的那数十类生活类别关键词,就能知道我们的客户分布到哪些行业了。

积分与奖品是对反馈者的肯定,并给他们以城市生活主人的感受,他们感受到自己贡献的一份力通过丁丁网传递到了其他数百万用户,积分能兑现丁丁礼品,但多数用户主要是出于回报和感激心情给予反馈,不是为了奖品,比如之前大家出门要打电话160,1分钟1元钱,现在用丁丁是免费的且图文并茂

方清彬:丁丁网的付费商家与普通商家在享受丁丁网提供的服务上有什么区别?目前付费商家的增长比例如何?

徐龙江:付费客户最基本的权益是:将拥有自己的管理帐号,随时上载产品信息、服务信息、促销信息、分店信息等等,最及时的传递企业信息。若购买了其他增值产品,还会得到更优先的搜索展示和推荐,2月份的销售额是1月份的2倍,这个数字大约可以说明发展速度。

方清彬:商家加盟、广告(关键字的竞价排名以及网站广告)、消费分成,这个是目前城市消费领域运营者普遍尝试的收费模式,您对三种模式各有什么看法?哪种模式,您觉得最适合丁丁网?

徐龙江:这些模式都是不错的,不过我认为最深不可测的模式是“如何基于位置与兴趣满足2000万人(以上海为例)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哪个洗车店其实最快最好且还可打折最好还在我附近?”“如何把无数现实世界里的商家的服务、产品、优惠推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群?”,如果能做到这样的匹配,才是最能提高人们城市生活的乐趣和效率,才能最低成本的提高商家的销售额,这正是我们在摸索实践的。因此我最看好或最期待的是动态精准生活服务模式。
你说的那三种模式除消费分成未到火候外,前两种我们都已经开始执行了,前两种均属于静态的挂黑板的模式。

方清彬:徐先生说的“动态”的生活服务模式指的是?

徐龙江:指的是“不是你需要信息了于是去看黑板报” 是你需要什么是已经分析得到,能满足你需求的商家我也已经分析得到,我只需要利用网络、无线等方式传递给你,满足你,人类的生活需求千变万化,提供服务的商家也是,我于是把这种供需匹配称之为动态模式

方清彬:这个需要基于庞大的用户数据分析。网上传闻丁丁网08年的收入达到1000万人民币,徐总能否透露一下收入的构成、比例?其中哪种收入的增长最快?

徐龙江:没错,但这还只是尝试,我们希望的是在上海单个城市月收入达到1000万,而不是年。收入产生于6种产品,没有特别明显的某类特别高或特别低,城市商家客户很多,要开垦的荒地还够多。

方清彬:6类产品,能否具体说下?

徐龙江:08年主要是为了验证商业模式,还没有到追求销售额的时候。会员、关键词、地图标志、连锁、广告、精推广 。产品形态有6种,有按天、周、月、年收费的,也有按效果收费的,也有会员费的,根据不同产品形态采取不同收费政策。效果正在显现,续约率将考验效果。

方清彬:连锁指的是?

徐龙江:上海为例,有700多个品牌是超过5家分店的,对于此类客户我们会提供其连锁分店搜索的产品服务。从象上海燃气集团的煤气缴费点,到象光大银行这样的金融客户,都有在丁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需求

方清彬:付费商家的行业分布主要是哪些?哪些行业的商家是目前丁丁重点拓展的对象?

徐龙江:请留意丁丁网主页上生活搜索区显示的那数十类生活类别关键词,就能知道我们的客户分布到哪些行业了。涉及的行业类别实在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娱乐、教育、汽车服务、市民服务、证券… 等等都是重点在拓展的领域。

我前面说了是个total life solution平台,我们需要让每个行业客户都进入丁丁网

四、对外扩张

观点摘要:“拓展城市应该先分析该城市的需求成熟度及竞争状态,而不是一味的跑马圈地,象蒙古人那样打到罗马帝国时之前占领的土地就又都失陷了,这没意义。”“模式指的是“互联网成为人们城市生活的贴身工具”可能做不大的原因我前面说了,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武汉人利用互联网获取local life信息的习惯程度就不如上海,所以着急也没用,得5~10年顺其自然的发展为全民所需。但我比较相信最终每个大城市的人们都会需要并习惯这样的服务平台 ”

方清彬:网友澎湃 提问:现目前丁丁网在上海初步实现收费,您觉得这种模式在其它城市复制的可能性大吗?毕竟丁丁在上海的累积沉淀已经很深厚了。

徐龙江: 我没看到南京人与上海人有过大的需求差别,每个人都市里的人的需求都差不多,因此我认为可复制性是自然存在的,只不过是复制的速度取决于多方面,比如当地城市的人们对生活信息搜索的习惯程度如何?网络条件如何?城市人口是否超过500万?消费力如何?商家是否够多?付费能力如何?

如果有谁愿意做这行,我个人认为充满机会

方清彬:徐总有个判断:“这个模式没有5~10年根本做不大。一旦激进就会失去市场。”我相信,这是丁丁网在扩张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徐总能否讲讲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您指的模式是什么?做不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徐龙江:写这个标题的记者大概本意不是如此,我没说过“激进会失去市场”,我只是认为拓展城市应该先分析该城市的需求成熟度及竞争状态,而不是一味的跑马圈地,象蒙古人那样打到罗马帝国时之前占领的土地就又都失陷了,这没意义。这是个苦心耕耘的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产品模式,不是靠激进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没有在扩张中跌倒过,一直都是稳步前进,比如我们到现在也没打算做北京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不够符合我对扩张的要求定义。

模式指的是“互联网成为人们城市生活的贴身工具”可能做不大的原因我前面说了,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武汉人利用互联网获取local life信息的习惯程度就不如上海,所以着急也没用,得5~10年顺其自然的发展为全民所需。但我比较相信最终每个大城市的人们都会需要并习惯这样的服务平台

方清彬:刚刚您提到,北京市场不符合您对扩张要求的定义,扩张要求具体指哪些?

徐龙江:我本人对于扩张要求的定义,仅供参考。北京有以下特点:1)首都 2)城市人口大但总量还比上海少很多 3)北京城市广大而不密集,商家的分部并非集中 4)北京没有象华东或华南一样具有城市群效应 5)北京商家的此类付费愿望不是最强烈,商业氛围不是最浓 6)比如北京用户并不太喜欢优惠券团购之类的,因为北方人性格更直爽豁达

当然,也考虑到北京的介入成本是最高的,除了首都的意义(能引起大量投资商的关注)外,我暂时还没看到发展北京的优势

方清彬:目前丁丁网在进行第三轮融资,如果融资成功,您的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

徐龙江:复制,更快的复制

方清彬:目前对外复制的主要难题是什么?是否考虑过地方加盟的形式?

徐龙江:可能不是难题,而是用更多的资金可以加快培育内地城市的需求及丁丁品牌知晓度,还没考虑加盟制度,因为自身的制度还需要摸索中完善

方清彬:金融危机下,对丁丁网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有利的,不利的各有哪些?这个”冬天“,徐总预计将持续多久?

徐龙江:事物总是两面性,金融危机导致我们某些行业客户发展减慢比如航空、旅行社、地产,但导致某些行业客户发展加速比如教育、影院、娱乐,金融危机还使我们更加努力快速的革新产品及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这个冬天要持续多久我还真是无力估算,希望大家都平静心情,利用好这个时机磨练内功蓄势待发。

方清彬:对丁丁网的融资是否有影响?

徐龙江:有,最直接的影响是砍价的人多了,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没打算让价。

五、无线互联网

观点摘要:“一些手机厂商来找我们希望植入手机丁丁网,存在合作机会,但我说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方式,内容才是最重要。”“在本月底预计达到200万个个体,因为从后台统计上看出每天新增的手机号码数大约是1.2万个~1.5万个。当然我说的是上海一个城市。 ”

方清彬:目前大家都在关注无线互联网,丁丁网在无线互联网方面的布局是怎样的?

徐龙江:无线互联网根本上说只是另一种网络接入方式,我本人不认为有什么特别奇特之处,无论是电脑用户还是手机用户,他们需要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实用信息,我们只要记住这点,老老实实把内容做好做准就可以了,相信这两群人都会使用丁丁网,用互联网或手机。

一些手机厂商来找我们希望植入手机丁丁网,存在合作机会,但我说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方式,内容才是最重要。
方清彬:嗯,刚刚徐总提到收费产品中,有精准推广的服务,能否具体介绍下?如何将商家产品精准推送给用户?同时用户消费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随时随地,在用户没有上网的情况下,丁丁网通过哪些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徐龙江:基于个体用户的常出没的位置及生活兴趣归类,在其查询的网页上或手机上得到他附近的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EDM或自行点播定制,我们没有纸质媒介传递

方清彬:EDM 和点播,是以手机作为接收载体?

徐龙江:是

方清彬:目前丁丁网的手机用户大概有多少?

徐龙江:在本月底预计达到200万个个体,因为从后台统计上看出每天新增的手机号码数大约是1.2万个~1.5万个。当然我说的是上海一个城市。

这也只是丁丁在上海用户群的一半左右,我们预计还需要几个月时间累积到350万~400万人,海的网民大约是800万,除去小学生中学生,几乎每个上班族都在使用丁丁。

方清彬:个人觉得,充分的竞争是普及电子生活服务的最好方式,目前各地的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很多,徐总是前辈,能否分享一下在这个领域创业的经验和心得

徐龙江:不敢当,丁丁只是稍微早走了几步。我能分享的一点感受是:耐心,专注,坚持。

方清彬:好的,谢谢徐总,现在进入自由问答时间

六、自由问答

天行健:请问徐总,目前丁丁网除了上海,在其他城市的扩张有没有真正做进去的?

徐龙江:有,你可以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访谈一下市民

酷点网-刘贵华:我问一个不是很好回答的问题:丁丁网从发展到完成第一笔融资,大概是筹备跟运营了多久、投入多少费用? 时间呢?

徐龙江:约5000万元人民币 3年

酷点网-刘贵华 :佩服!能否说,丁丁网的核心就是手机生活类搜索业务?

徐龙江:您的表述完全错了,丁丁现在主要做的是互联网服务,而且也不是搜索

驴—马—腾:像南京杭州广州等这些城市你们实现盈利没有?

徐龙江:除上海外没有建销售队伍,时候未到

王驰宇—搜房网:呵呵,total life solution是不是可以理解为life@google

徐龙江: google是搜索引擎,是对网页信息的排列,但不是life solution

驴—马—腾:你们用了多长的时间达到收支平衡,网站未来主要方向比较倾向那一方面?

徐龙江:我们没达到收支平衡,因为挣的钱还太少,不够我扩张用的,因此需要融资

祁宏:丁丁网有没有象国内的MAPABC那样的开放API?

徐龙江:丁丁的商业模式如同开了一家永乐家电馆,我开设摊位收租,我们不提供API

王驰宇—搜房网:另外:丁丁有找到盈亏平衡点的时间表么?

徐龙江:没有时间表,不断挣钱,不断投入扩张,一眼看过去还不能达到收支平衡

王驰宇—搜房网 :哈哈,我的确很认同您的看法,这个路子很好,可是路很长

祁宏:我会是很想用。本来想用MAPABC,现在感觉有些问题。因为,MAPABC查出的结果有时确是最短公交线,但是半小时等不到。 相比之下丁丁确实是服务到位。信息真实可靠。
徐龙江:我不敢对其他地图类网站妄加评判。我的理解是他们是API服务模式,收取项目费或API租费

祁宏 :丁丁网没有开放API的打算?不会让其它网站集成?

徐龙江:没有打算,不会集成,我说了,丁丁自己在经营一个集市

祁宏:是的。他们只对个人网站免费。

徐龙江:如果想走这条路,大概你们会在一些巨头门户网站看到丁丁地图了

方清彬:不集成,是因为,内容是丁丁网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

徐龙江:不是,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商业模式不是做API提供商,也不是项目提供商。我们只走平台服务商业模式一条路

维络城乐鸣:听说丁丁也在做消费导购信息,优惠券信息,不知对这块业务有什么发展的想法

徐龙江:优惠券只是人们城市生活的一项需求,并非丁丁的重点

祁宏:丁丁网有没有做象GOOGLE STREETVIEW那样的打算?

徐龙江:有打算

酷点网-刘贵华:丁丁网的手机版本发展了多久呢?现在3g上来了,一些手机平台的应用大概怎么走?

王驰宇—搜房网:对,如果单纯的为了做API供应商的话,也未免太低估了丁丁的理想

徐龙江:3G只是接入方式加快了速度

驴—马—腾:丁丁网跟维络城刚好是互补,以后会不会合作的机会。

王驰宇—搜房网:优惠券无法支撑一家网站的发展,这个想法我10年前就想过

徐龙江:你说的没错,开设这家公司时我们就坚决定义了不做API供应商,这个模式我个人认为不能每年收入5亿。

方清彬:呵呵,时间差不多了,今天非常感谢徐龙江先生分享了丁丁的成长经验,访谈到此结束。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