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观察 > 营销教程 > 蹲下面对消费者

蹲下面对消费者

作者:简江 来源:   2012-07-24 01:48
 

面对孩子的时候,态度应该是“蹲下和孩子沟通”,以体现对孩子的尊重。我觉得这个“点”非常重要,不仅父母在孩子面前,我们的品牌和服务提供者在消费者面前,也应该“蹲下”。

我在之前的博客《消费趋势:后工业时代价值重心的转移》中提到了进入后工业时代,消费者认同、喜欢的品牌与服务提供者,才能拿到更多的溢价。昨天晚上和好友,纪源资本(GGV)的合伙人孙文海聊起相关话题,他说面对孩子的时候,态度应该是“蹲下和孩子沟通”,以体现对孩子的尊重。我觉得这个“点”非常重要,不仅父母在孩子面前,我们的品牌和服务提供者在消费者面前,也应该“蹲下”。

 

消费者没那么理性?

东亚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等级观念更重,缺乏平等和尊重的文化根基。父母面对孩子、领导面对下属、有钱有势的面对没钱没势的、大城市人面对小城市人、小城市人面对农村人,心中总会抱有优越感和权威感。中国的父母面对孩子,总会说:“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就应该听我的”。中国式的管理讲究:“恩威并重”,说通俗点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最后的目标还是让对方顺从。中国的很多品牌,领导层在渠道红利期赚了不少钱,把自己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当成可以哄骗的一群无脑屌丝,动不动挂在口头的是:“我们的消费者不成熟,不理性”。可消费者总会成熟,总会变得理性,等他们变理性的时候,市场已经不是你的了。就像一个每天被老子责骂的儿子,等到有一天他翅膀硬了,成熟了,他会反过来不把老子当回事。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因为起点低,所以消费者看起来总没有发达国家那么成熟理性。但也恰恰因为起点低,所以消费者成熟的速度往往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我读大学那会还会以穿佐丹奴戴金利来为荣,现在年轻人已经不会了,因为选择太多。当奢侈品刚进中国的时候大多数人只知道GUCCI、LV。现在对于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白领消费者,至少知道十个以上奢侈品品牌。相当一部分年轻富裕消费群也不再把这两个牌子当作第一选择。那些招加盟、开店、找明星代言的粗放式市场运作方式,在品牌稀缺时代能够奏效,而在品牌泛滥时代,越来越没有作用。因为这些方式只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而难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喜爱。

文化与品牌

服饰越来越像泛文化产品。今后大多数非标准商品和服务,都应该归类为“生活方式服务商”(Lifestyle Service Provider)。从服饰到美容、从卡通到电影、从小说到垂直网站,无不服务于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生活服方式服务商的服务附加值,取决于能够为目标人群创造的精神满足多寡。所以,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名”,更要寻求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和喜爱。仅仅靠高高在上的概念炒作,或者低声下气的打折促销,越来越难以打动消费者,消费者会看着广告,皱着眉头,暗暗在心中嘟囔一句“关我鸟事”──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叛逆青年面对自己唠里唠叨的班主任。

我们必须回归文化品牌的本源来更深度的思考这些问题。朗咸平说:“一个伟大的品牌,往往是击中了一代消费者的集体人格”。文化品牌的价值本质在于帮助消费者释放心中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个好的品牌一定是人格化的,就像我们想到Nike、The North Face、Vitoria’s Secret、CHANEL……总会和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些形象的某些特质会感染我们、打动我们,具有某些我们梦想中的特质。

我们的品牌和文化产品,也必须从“性感”、“酷”、“有型”、“成功”……这些空虚飘渺的口号中回归回来,把自己的品牌特质具像化。那么如何做到?回顾那些成功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品牌和形象,必然是性格鲜明,且其个性中还有一些长久吸引人的性格特征。从米老鼠到史努比,从阿拉蕾到樱桃小丸子,从流氓兔到喜羊羊,它们的流行从不是偶然。而是这些形象的某些特征帮助其受众降低压力、释放梦想、表达愿望。

那我们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我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直接明确的定义。可以确知的是,我们必须俯身下来,把脸贴近消费者,和消费者平等、深入、持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愿望和梦想;分析他们的行为、表现、反应及其背后的动机。充分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表达,帮助他们释放。那些把渠道当品牌,把代理商当消费者,把促销当营销的旧品牌,很快会在我们这个市场里消亡。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