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观察 > 营销观察 > 过度广告营销实乃饮鸩止渴

过度广告营销实乃饮鸩止渴

来源:大洋网   2012-10-10 01:36
 

  《中国好声音》的迅速走红,既让人慨叹当下中国年轻歌手的过人天赋,也让人看到节目的赞助商加多宝凉茶孤注一掷投入的巨额广告费用,这比节目本身更值得玩味。

  透过为搏眼球一掷千金的大手笔,我们却看到其中暗藏重重危机,以及“孤注一掷”的悲剧火种。这种失控的营销方式究竟给普通消费者增添了多少购买成本?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回报?这种方式又会有多大的风险呢?情绪失控是危险的,情绪化的失控的广告营销,其危害则更为惊人。

  首先,在目前的营销市场中,大多数公司把广告投放作为最主要的营销手段,甚至有某些公司试图通过广告效应创造奇迹。比如,加多宝这次就不惜以6000万元巨资冠名赞助《中国好声音》节目。这仅仅是传言中加多宝全年45亿广告费支出的一部分。此前,就有广告公司监测数据显示,仅4月份加多宝投入的广告费用就高达4亿元,5月份以后更是每个月高达4—5亿元的广告支出,引起业界一片惊叹。

  或许你会说,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企业花费巨额的营销成本最终还是会折算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让消费者买单。“眼球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媒体以高价卖给企业,企业将之用作广告营销,以推广自己的产品,并最终将这笔钱算入产品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可以说,每一个通过广告打造出来的“品牌”,都是由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钞票亲手叠成的,其高昂的价格也是消费者自己的追捧造成的。然而,消费者不是傻瓜。君不见,大浪淘沙,广告砸出的“品牌” 又有几个留下?

  再者,“疯狂砸钱式”的过度营销往往耗资巨大,对企业资金链形成巨大压力,让企业“元气大伤”,难以为继。过度广告轰炸,可以说是一场赌博,赌赢了,撑过最低谷,迎来一时荣华;赌输了,便一败涂地。然而,赌博是没有赢家的。从秦池到太子奶,再到孔府宴酒……即使曾风光无两,最终还不是昙花一现?!而加多宝却正在重蹈覆辙。有广告公司统计,伦敦奥运期间,加多宝在各地电视、广播、机场、地铁、公交站牌广告投放高达15亿元。如此烧钱速度,又能坚持多久呢?或许昙花一现的辉煌还未到达,企业就先被拖垮了。

  不可否认,在饮料行业的商战江湖里,从来就没有终止过硝烟,而广告是各饮料公司最重要的商战筹码之一。中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毛利率也相当可观。因此,饮料品牌也成为广告业最喜爱的客户之一。据CTR市场研究的数据,饮料行业2012年在传统媒介投放广告占比11.5%,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前三。具体来说,电视仍然是饮料最重要的广告战场,90%以上的投放都被投向了各个电视频道。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未理智地看待广告营销。过度的广告投放反而导致不少广告无效,这极大地耗损了公司营销成本。

  最重要的是,过度营销容易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疲软与抵触。“送礼就送脑白金”广告已经成为恶俗营销的典型代表,虽然销量不错,但对品牌美誉度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快消企业的过度营销早有前车之鉴。2005年,蒙牛选择赞助超级女声,只因一场选秀,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就让“蒙牛酸酸乳”迅速抢占年轻人的市场。这也一度成为蒙牛品牌获得更大影响力的引爆点。找到了事件营销这个杀手锏后,牛根生只用了不到 10年的时间,就迅速为蒙牛打造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外壳。然而,这个外壳太过美丽与炫目,之后几年,奶业巨头相继爆出质量丑闻,聚光灯下的蒙牛首当其冲成为消费者责问的对象,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品牌logo上永远地被打上了问号。疯狂的广告营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月盈必亏,物极必反。并不是营销手段用得越多、越大,就一定能对企业发展、对产品销售起到促进增长的作用。适度的营销才是最好的营销,过度营销对商家和行业都没有赢家。因此,营销市场亟需广告营销的理性回归,这才是国内众多企业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加多宝或许是“最后的疯狂”捏一把冷汗。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