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MailChimp如何将“内部项目”变成商品
作者:刘威麟
来源:艾瑞网
2011-08-12 01:34
这周看到一个很有感觉的企业转型,叫做“MailChimp”,大家可能听过这个网站,如果你有一些电子邮件想要大量寄给客户,可以自行购买或开发自己的发信器,或者也可以“上传”到MailChimp的主机,由他们来帮你发送,顺便计算开信率、点击率……等等数字。MailChimp今天已经是非常知名的发信工具,连TED、经济学人等知名组织或公司都使用它,总共会员数高达83万,每个月必须平均寄出17.5亿封email出去。
大家知道,MailChimp当初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很“好用”,你要去试试看就可以感受到它有多好用,设定email的每一个过程的每一块操作接口都弄得很简单,一下子就设定完成。当然,如果你的会员数超过几千人,它就要你付费,这个费用通常是不划算的,但对于一些小组织或“太有钱的组织”来说,MailChimp真的是好选择──因为它实在太容易用!
这星期,《Fast Company》有篇专访MailChimp创办人的文章,是我们第一次完整的看到这家奇特的网络公司从一开始起飞到成功的原因,甚至这个原因到现在还深深的影响现在公司的文化,让它完全改成另一个企业──
故事来到十年前,当时MailChimp只是一家小型项目公司,为客户制作网站,当时有几个客户,需要使用email发送器,所以他们就开了一个“内部项目”,开发一套email发送器给几位客户使用。当时他们的想法是,这些客户真的都不太会操作计算机,为了避免日后客服的麻烦,所以“后台”一定要做得非常非常简单,所以他们就将这套做给好几个客户使用的发送器昵称为“MailChimp”,意思是说,这套发送器,一定要要连“猩猩”都会用才行。
这就是这套发送器的主旨──简单到连猩猩都能使用,他们的客服人员就不必一直花时间跑客户公司、回答客户的问题了!
当年的MailChimp起了这个“内部项目”后,继续接项目,再接了五年,直到2005年,MailChimp大受客户好评,他们决定,将MailChimp独立出来、开放让外面的使用者直接使用这套工具!到了2007年,MailChimp在市场上实在太特别,从这边赚的钱已经超过了原本项目公司赚的钱了;到了2009年,他们更采用了当时流行的“Freemium”模式,服务基本免费,要更多封信、寄更多次,就要加钱上去,这样反而让他们的付费客户增加了1.5倍,利润增加了6.5倍。今天,MailChimp已经成为这间公司唯一的产品,它不再是项目公司了。
从MailChimp的故事我们学到,“内部项目”是很有趣的转型方式──
一、内部项目不需要经过太多长官或客户把关,完全可以任意自由发挥:当初,MailChimp这个小型的内部项目,是要做给客户使用的,因此并没有“这是公司主要产品”的“大包袱”,所以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开会,甚至对客户那边,也因为MailChimp其实是个“后台”,和该客户的官网(前台)是分开的,因此连客户也不会插手太多;一个公司内部的项目,也因此可以做得如此专注,不被其他莫名其妙的“外力”影响。
二、内部项目因为强调简单,所以“主旨”可以只有一条:既然是内部项目,所以许多以往觉得重要的事,比方说UI接口设计,或人员编制,就“随便了”,所以内部项目往往紧抓一条或两条“目的”,为了这简单的目的而做这个项目。MailChimp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一套“连猩猩都会用的email发送器”,他们就专心做出这东西,也让这个主旨发挥到极限。
三、内部项目充份由员工来领导,本身容易产生出一套新文化:MailChimp当时因为是内部项目,所以取名也随便,直接就画了一只“猩猩”上去,这个产品也让内部的同事觉得“很有感觉”,在员工心中,这个产品反而才是他们最care的产品!我们学到,内部项目有机会为公司员工之间创造一个新文化,以MailChimp为例,这个新文化后来也随着这个内部项目的“扶正”跟着变成该公司的主流文化,让他们公司也转向“随兴”,整个就像猩猩一样可爱又简单。
MailChimp做得如此成功,近五年来,他们虽然不再需要做其他内部项目,但他们仍将“内部项目”的精神,拿来放在MailChimp的其他新功能上面,也做了API,以及营销活动。你能发现,MailChimp的动作,一直就像一只顽皮的“猩猩”,这么令人无法预测!
你的公司好像还缺乏一点动力,缺乏一点前景?那你公司所缺的,可能是一个有趣的“内部项目”。
让内部项目,由内而外的打开大家的视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