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小米科技等国内厂商没必要做手机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2011-08-16 11:11
不同品牌开发不同的通讯录系统,就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新闻消息就一定要做出电视、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
相继阿里巴巴阿里云手机发布之后,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科技更是全力布局明日的小米手机发布会。这个基于Android系统源码深度定制改版的
操作系统对谷歌Android原生系统的发展起促进亦或是阻碍作用?小米、点心这种基于Android改二代的智能手机的生存机会有多大?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是否能得到用户和市场的认可?这是目前业内忧虑所在。
IT商业新闻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他表示:“从好的方面讲,无论是小米手机,还是创新工场点心OS等,从热度上看还是属于加热时期,无论如何,他们引起了媒体和行业对此事的关注,起了带动的作用;从坏的方面讲,盲目的做云手机是误导了行业的发展,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不仅仅是通过这一点就能和苹果竞争的,云计算并不是中国的长处,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现状,不得不说,走的路数有些偏了。”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
李易称,爱国热情是有的,但从技术角度讲,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件事是值得商榷的。毕竟核心技术掌握在谷歌手中,我们能做的也只是UI方面的变化。
获悉,谷歌去年1月推出的Nexus One和微软去年4月推出的社交手机Kin One和Kin Two都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巨头尚且如此,小米、点心这种基于Android改二代的智能手机的生存机会又有多大?
对此李易坚持强调小米等厂商根本没必要做手机。他说不可能因为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通讯录系统就因此做一个手机,它完全可以基于微软等不同品牌开发不同的通讯录系统,就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新闻消息就一定要做出电视、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吗?
而对于Android改二代系统所面临的风险,李易称,Android系统不同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Windows系统只要硬件支持便可直接升级,Android系统从2.0升级到2.1是不能直接通过下载升级包实现的。基于免费发布背后谷歌亦通过此方式得以控制Android系统。此外,Android系统专利纠纷很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按微软、苹果等大公司的专利授权衡量,一些小公司可能要交50美金的专利授权费,这样在市场上便失去了竞争力。
机会与风险并存。作为二次开发的定制ROM,其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哪里?
“包括小米手机的米聊,点心手机的豌豆荚在内,它们是很微力级的创新。国内腾讯的微信的体验都会超过米聊,更不用说国外领先的程序应用,它们只是由于包括防火墙、国内政策,亦或是还没有知名度但是很优秀的厂商等各种原因而没能进入国内市场。”李易分析道。
国产的智能手机发展缓慢,亦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业内公认的,小米手机正在完成从软件到硬件的跨界转型,明日的发布会过后,其是否能真正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李易类比之前发布的阿里云手机,对小米手机亦抱有迟疑的态度。他认为阿里云手机从发布到现在,并没有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相比人们利用各种途径希望拥有一台iPhone4,很少有人如此热情的关注阿里云手机。小米科技亦一定会公布比较大的销量,面临同样的考验。
在采访的最后,李易强调称,虽然极力支持民族企业,但也要看清事实。
Android以门槛够低而成为国内外厂商追捧的对象,但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得到市场的认可,为用户带来创新性的体验。小米手机终究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力很快就会揭开神秘的面纱,基于其将要面对的风险与挑战,将要如何突破重围,需要企业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