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观察 > 营销观察 > 微信崛起,短信迟暮

微信崛起,短信迟暮

作者:董应群 来源:   2013-03-28 10:01

【导读】:笔者认为,微信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取代短信了,未来3年内短信和彩信将趋于消亡,并在最多5年内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完成它们的应有使命。笔者进一步认为,纵观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现有的各大运营商如果再不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和变革,那么必将沦落为基础的带宽服务商。

2013年春节前夕,微信发布了新增实施对讲和信息群发功能的4.5版,精准卡位切分春节拜年业务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一时间,业内主流观点都倾向于认为短信将因此受到显著的冲击。然而春节过后人们发现,全国春节期间短信和彩信的发送量再创新高,并同比增长了8.3%。微信的强势冲击看起来并没有产生人们预想的结果,在春节拜年这一传统强势业务上,短信仍然保持了连续十年的主流地位,并略有增长。

微信的春节攻势是否受挫?“微短之争”究竟会往何方发展?微信能否取代短信占据市场主流?短信会不会因为微信的冲击而步入迟暮乃至消亡呢?

笔者认为,微信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取代短信了,未来3年内短信和彩信将趋于消亡,并在最多5年内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完成它们的应有使命。笔者进一步认为,纵观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现有的各大运营商如果再不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和变革,那么必将沦落为基础的带宽服务商。

微信,一个革命性的创新产品

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微信已经聚集了3亿用户,并且在快速奔向4亿,关键是其中没有僵尸。发布了十余种语言版本,用户遍布100多个国家,其创新性和发展势头令世界瞩目。为此,《华尔街日报》将“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类奖项颁给了腾讯公司副总裁、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并附专题文章分析了这个“中国制造”互联网产品的崛起之路。

与传统的短信、彩信相比,微信具有无可比拟的创新性和多元性。

Ø  沟通手段的优势:短信和彩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短信仅能传递文字和符号,彩信仅能传递图片和FLASH,因此仅仅能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微信则整合了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手段,除了传统的文字和符号外,还能表达声音、图片、视频/FLASH、丰富的表情符号,同时还能支持实时的语音对讲。

Ø  资费的优势:短信存在字符数的约束,即使是短信套餐用户,单条短信(按70个字计算)的费用通常也在5分钱左右;智能手机的长短信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字符数约束的短板,却无法改变其资费昂贵的本质;彩信则更加昂贵,十倍于短信。相比之下,微信具有巨大的优势,它仅仅消耗用户的流量,并无额外的附加费用;根据综合测算,相同的费用支出下,微信能够传送的信息量至少是短信与彩信总和的20倍,对于Wi-Fi上网用户来说,通信效能的优势更为明显。且在有wifi覆盖的区域使用微信是免费的。

Ø  通道灵活性优势:短信和彩信是与手机号码相绑定的,本质上依附于运营商通道。微信则与运营商无关,只要能够上网,就能使用微信。

Ø  沟通信赖度优势:发送短信和彩信时无需事先得到接收方的许可,陌生人之间也能互发,这是短信和彩信在灵活性上优于微信的地方。然而反过来看,这也是诈骗和骚扰短信横行的一个客观原因。且不说屡屡发生的客户资料被泄露和倒卖的事件,即使对接收方的情况一无所知,恶意发送者仍然能够通过号码段覆盖的方式骚扰海量的手机用户。在2012年底,全国人大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未来政府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和约束必将越来越严格。相比之下,相互加为好友后才能正常沟通的机制使得微信沟通的可信赖度大为增加,用户可以随时自主地屏蔽诈骗和骚扰行为。

Ø  微信还具备短信和彩信所没有的社交、娱乐、媒体功能:朋友圈、查找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功能与微信相互加为好友才能通信的约束相配合,使得微信具备了社交工具、娱乐工具和自媒体工具的多元身份。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开展社会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微信的这一独特优势尤为明显。

Ø  基于上述的多项独特优势,微信公共平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认为,未来微信公共平台将成为企业开展精准营销和客户关怀的核心工具,以极低廉的使用成本在客户与企业间架起多媒体沟通的桥梁,并与企业CRM系统实现无缝的对接。而这一前景,正是多年来短信平台一直梦寐以求却始终未能达成的目标。

综上所述,微信集通信、社交、商务、娱乐四大功能于一身,而本身使用成本极度低廉,未来必将取代短信和彩信现有的地位。放眼海外,日本已经有这样的趋势,4G开始普及后,一些年轻人开始不用任何一个运营商的手机号,他们用虚拟运营商的产品,享受极低的资费,所有服务都通过网络解决。

怎样理解春节拜年市场的数据?

表面上看,今年春节短信和彩信依旧势头强劲,业绩不俗。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仅仅是依赖惯性而产生的最后辉煌。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21

20131

同比变化率

手机用户数(万户)

99,659.8

112,211.6

12.6%

3G用户数(万户)

13,660.0

24,588.0

80.0%

手机用户中3G用户比例

13.7%

21.9%

 

与上述数据对比的是: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同比增长了8.3%,但人均发送量略有下降,而语音通话量锐减了20%

不难看出,春节短信发送量再创新高主要还是手机用户数的增长所推高的,但增幅已经明显低于手机用户数的增幅,而3G手机用户数和所占比例的迅猛增长事实上推动的是微信使用量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仍然存在大量的中老年手机用户,而智能手机除了在一线城市普及外,在二三线城市仍然未能得到普及。因此,在具备强烈传统色彩的春节期间,短信仍然得以大量使用。此外,人们在使用微信拜年的同时,也向地址簿内的成员群发拜年短信也是很常见的情境,因为很难做到在群发短信时排除已经发过微信的那一部分受众。

短信何时会濒临消亡?

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微信取代短信是必然趋势,而微信的普及速度主要受限于2个因素:a.智能手机在全国范围和各年龄阶层的普及速度,主要是在二三线城市和乡镇的普及速度,而全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正在逐月增长,其低端型号的价格已经下探到二三百元的白菜价水平;b.手机上网功能的开通率,从目前的趋势看,数据资费呈现下滑趋势,而电信运营商合约机又是智能手机销售的重要通道,未来凡是购买了智能手机的用户,都会拥有一定的数据服务额度。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3~5年内,微信将全面取代短信;除了极偏僻地区、老年人群之外,短信将再无用户基础,并最终走向消亡。

在这一宏观趋势下,如果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再不进行根本性的商业模式变革和产品服务创新,那么必将沦落为基础的带宽服务商。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